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实施60余次发射任务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(记者 李京泽)《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(2022)年》发布会18日在北京举行。蓝皮书称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,发射200余个航天器。
根据蓝皮书,2022年全球共实施186次发射任务,发射航天器2505个,刷新历史纪录,发射航天器总质量1041.16吨,为本世纪以来最高值。
其中,美国实施87次发射,发射航天器总质量734.45吨,超过其他各国质量总和。中国实施64次发射,发射航天器总质量197.21吨,居世界第二位。俄罗斯、欧洲、印度、日本分列其后,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三至第六位。
蓝皮书显示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2年完成54次发射任务,成功率100%,其中,长征系列运载火箭53次、捷龙三号运载火箭1次,年度发射首次超过50次,发射航天器总质量193.98吨,占全国的98.4%,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28次连续发射成功,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完成15次发射,刷新单型号运载火箭年发射次数纪录。
展望2023年,蓝皮书称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,发射200余个航天器,并计划开展一系列重大任务,主要包括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,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,将完成1次货运飞船、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;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,开展嫦娥七号、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;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;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,进一步完善长征火箭型谱。
在火箭方面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惠兴晨说,2023年,捷龙三号运载火箭计划在6月、8月、9月和10月分别完成一次卫星发射任务,将未来导航等二十余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四次任务均为海上发射。(完)
推动首都房地产业平稳过渡******
本报讯(记者 潘福达)北京银保监局昨天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,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。记者获悉,今年金融系统将扎实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工作,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,全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和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。
据统计,2022年,北京辖内新增贷款9991.2亿元,同比多增3576.1亿元,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同比增长14.7%。2022年末,北京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651.1亿元,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6.2个百分点。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累计投放基础设施建设基金161.1亿元,政策性开发性转贷款业务余额174.4亿元、同比增长9.1%。本市还出台政策文件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全链条金融支持,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长16%。
促进首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,金融系统支持首都居民住房合理融资需求,2022年末辖内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.7%,其中首套房占比86%。坚持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落实“金融十六条”措施,今年将推动首都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,前瞻性应对信用风险集中反弹,分类施策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,持续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乱象治理。
今年本市还将统筹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。金融系统将高标准支持“两区”建设,积极推动北京市高水平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及5.0版改革任务落实。聚焦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重点目标,持续提升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和便利度。
截至2022年末,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31.9万亿元,负债总额30.4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6.36%和6.44%。其中贷款、存款占比均达近十年最高值,主业更加突出。保险业资产总额1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1%,规模及增速全国领先。行业全年累计承担风险保障2556.9万亿元,累计赔付支出774.5亿元,为人民群众积累寿险和长期健康险准备金9555.7亿元。
五年来,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增长43.5%,各项贷款增长53%,其中制造业贷款及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长73%和85%,不良贷款率持续处于全国较低水平;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50%,承担风险保障总额增长2.2倍。北京银行业保险业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,有效实现风险化解、结构优化和功能强化。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